导师研讨课·《经济学人》杂志封面互文性解读
第四讲(第六十八讲)
课程综述
外国语学院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第四讲(总第六十八讲)导师研讨课于10月7日在外国语学院双梧斋·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中心顺利举行,主讲人为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陈勇老师,主题为“《经济学人》杂志封面互文性解读”。本讲导师研讨课陈勇老师通过对《经济学人》杂志封面互文特征的透视来探讨互文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互文性与杂志封面功能之间的关系,并阐释封面图像中的文化意蕴,以帮助同学们更精确地理解《经济学人》等英文杂志封面。
课程内容
首先,陈勇老师从互文性的概念入手,引用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朱丽亚·克里斯蒂娃对互文性的定义:“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凭借,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引和转换。”让同学们初步了解“互文性”这种文本理论。
接着,老师提到互文性带来了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思维革命,一直作为文学批评的一个工具被广泛应用,同时也被引入翻译领域,在不断的批评实践中,这一概念被进一步阐释、发展、深化、完善,并发展成为后结构主义话语批评的新范式,运用于非文学文本的话语批评。尽管这一理论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却始终未超越文辞文本研究领域。而陈勇老师在报刊杂志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发现互文性的使用可让杂志封面携带大量信息、具有丰富内涵、表现形式新颖活泼、亲切幽默,从而使其更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于是他决定以《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为代表,与同学们交流与探讨其互文性的主要表达形式、互文性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封面中的文化意蕴。
陈勇老师通过对大量的杂志封面的全面细致的解读,介绍了互文性的五大主要表达形式——隐喻、仿拟、拼贴、典故、原型,进一步深化同学们对互文性的理解。
第一个是隐喻(metaphor)手法,老师提到《经济学人》杂志这些根据其正文评述主旨创作的封面图像并不仅仅是对原文言词耳的简单图像符号转换和再现,而是将言辞符号纳入图像符号携带的文化意蕴中,从而发生隐喻意义。以杂志封面“Hope at Last”为例,其副标题提到这是一个关于重振美国经济的特别报告,而封面中并未出现和经济有关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蓝天、白云、彩虹,象征着雨后天晴,彩虹的一部分由美国的星条旗构成,旗上的十三条条纹被转化成了七条,寓意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恰好是彩虹的颜色,代表着希望。如此一来,美国经济复苏的含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二个是仿拟(parody)手法。仿拟是按照已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临时造出新的语言形式的一种辞格。仿拟所模仿的一般为固定词语或短语,也可扩大到句子、段落、篇章,甚至语体和风格。以“The rising power of China’s workers”封面为例,作者模仿文革时期的宣传画风格和口号风格,创造出了反映现代人努力拼搏赚钱的强烈愿望,诙谐又朴实,令人忍俊不禁。
第三个是拼贴(collage)手法。老师介绍到,这种手法是指把前文本加以改造,甚至扭曲,再拼合融入新的文本之中。以封面“It's Japan”为例,它将安倍晋三、超人服、日元标志三者拼合在一起,再加上下方的注释,使读者很容易地明白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通过经济政策、种族主义以及对中国的敌视状态使本国的国际地位上升,画面幽默而新颖。
第四个是典故(allusion)。以“Twitterdum and Twaddledee”为代表,再现了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tweedledum 和tweedledee 两兄弟的名场面,更改了名字并采用的头韵的手法——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的首字母且发音相同,老师强烈建议同学们学会使用这种手法,这种手法毫无疑问能给同学们的文章增添亮色。
第五个是原型(archetype)。即大量使用各国元素的代表性事物,如“China and India”封面采用中国的标志性动物熊猫和印度的常见动物大象来代替两国,这种手法能够增加读者对其他文化的了解,使得阅读杂志封面成为一次次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最后,陈勇老师强调解读杂志封面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对各国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这些杂志封面虽然只是一张张图片,但其中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地理历史文学各个方面,知识储备越丰富,就越能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陈勇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所收获并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课程总结
本次导师研讨课,老师通过对大量杂志封面的解读,带同学们深入领会了互文性在杂志封面中的应用,理解了互文性与杂志封面功能之间的关系,帮助同学们开辟了全新的解读杂志封面的视角。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兼备娱乐性与学术性。同学们十分享受这一听课过程,收获满满。
撰稿人:钟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