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学院学科建设年活动之“大樟讲坛”第5期在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讲座特邀香港理工大学的彭刚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电脑与人脑的言语加工”的学术报告。讲座由陈飞教授主持,院长莫再树教授出席,全院师生积极参与。
彭刚教授的讲座围绕其几十年来所开展的声调相关研究成果展开,从浅入深地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何为声调”、“简述电脑如何加工声调”、“人脑声调加工的机制”。
讲座开始,彭刚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通过解释了机器和人脑加工的区别,引出讲座的主题。随后他用普通话以及粤语声调举例向师生们介绍了声调系统的概念,阐述了声调的类型与特征。
第二部分,彭刚教授介绍了他在电脑语音识别方面所做的研究,通过对语音特征的提取与训练,电脑也可以实现对声调的识别;另外他还重点讲述了语境对于声调感知的影响,其中语境包括了言语类型、声调高低等。
第三部分,彭刚教授主要探讨了人脑对声调加工的机制问题。彭教授重点向师生介绍了两项当前的研究技术—脑电图(EEG)以及功能性磁共振技术(fMRI)在声调加工领域的研究,借助脑成像技术,可以探究人脑在加工声调时的时间与激活区域问题;同时彭教授也指出了脑电与磁共振技术的优势,并鼓励研究者可根据实验的设计与需要选择相应的脑电技术开展研究。
最后,彭刚教授也介绍了他在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并引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话题,涉及病理人群言语康复,语言与音乐之间的关系等。通过本次讲座,师生们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对言语感知与加工机制的理解,并进一步学习到了一些脑成像技术与手段,为未来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