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新版
首页 >> 综合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湖南博物院“文博思政课”第四讲顺利举行

2024年04月03日 15:34  点击:[]

4月2日下午,湖南博物院“文博思政课”系列报告第四期在外国语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湖南博物院近现代藏品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刘涛作主题为“文物凝聚的家国情怀”专题报告。

刘涛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主题,从家国情怀的释义、家国情怀的传承、文物中的家国情怀三个方面进行讲述,并选取部分院藏代表性文物,通过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使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文物中所凝聚的修身齐家、敢为人先、忧国忧民、忠诚担当、以身许国等家国情怀。

报告中,刘涛对家国情怀的含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家国”指家庭和国家,在古代,个人被视为家庭的一部分,而家庭则是国家的基本单位。“情怀”是一种感情,一种心境,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包括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三个层次。家国情怀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中国人和中华文化对自己家庭和国家祸福一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情感体验以及价值认识的产物,展现了一种既朴素又深刻的伦理情感和民族精神。

此外,刘涛介绍了家国情怀在湖湘文化中的传承。湖湘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源远流长,十分突出。战国时期,屈原为国运长悲太息;汉代贾谊被贬长沙王太傅后,家国利害使他忧愤于心及至不能自拔;唐宋时期,杜甫因家国之忧客死湘水孤舟;“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流放湖南期间,其爱国忧民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刘禹锡被贬朗州(今常德)后所写下的诗句对湖湘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柳宗元虽被贬为永州司马,但仍忧国忧民,施行教化,寄情山水,以国家兴亡为念,创作了《永州八记》《黔之驴》等广为流传的作品;最为著名的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透露出浓浓的家国情怀;以及理学的发展也进一步丰富了湖湘文化中家国情怀的内涵。同时,家国情怀具有时代性,近代的家国情怀是近代特殊社会历史的思想产物,是人文精神在面临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的重构,千锤百炼,浴火重生,带有很强的积极、正面意义。近代湖南人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将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从经世派、洋务派、维新派,到革命派,一批批湖湘志士坚韧不拔、前仆后继、九死无悔,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成就了“半部中国近代史,皆由湘人血写就”的宣言。

结合具体的文物,刘涛解读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两枚狮钮水晶印章,是道光皇帝对陶澍政绩卓越的褒奖;湖湘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曾国藩写给胞弟曾国荃、曾国葆的信札中所传达出的最重要的思想便是爱民;左宗棠写给儿子的家书中字里行间无不涉及着战略之谋、安民之策、军纪之规、外交之玄、忠烈之心;彭玉麟回复郭嵩焘的信札和他所画之梅花图,折射出他的淡泊名利,一心为国;一把崩霆七弦琴,见证了谭嗣同短暂而又壮烈的一生;在黄兴写给姐姐的家书中,为革命不惜付出一切形象跃然纸上;一首首挽刘道一悼亡诗,歌颂了民主革命志士的忠肝义胆;杨开慧藏在墙中的手稿,极尽描摹了革命伴侣之间的情感;几封革命烈士在狱中的绝笔是他们一生经历与情怀的真实写照。

报告最后,刘涛鼓励同学们走进湖南博物院、走进展厅,去看到这些文物,去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物背后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刘涛通过精彩讲述与呈现,带领同学们走近一件件无声却意义非凡的文物,感受湖湘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激励同学们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大任,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刘涛授课)

(报告现场)

文字:戴钦

图片:叶可奕


上一条:2023年当代外国文学年会在湖南大学召开 下一条:于海玲教授研究生教学案例获批教育部2023年主题案例征集立项

关闭

  • 湖大主页

  • 图书馆主页

  • 湖南省语言与认知研究基地

  • 学习园地

  • 院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