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大思政课”建设要求,促进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9月1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与湖南博物院联合打造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文博思政课程首发仪式暨观影会在学院报告厅举行。外国语学院院长莫再树、党委副书记熊翀,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主任李茜子、副主任胡伟矗出席,与学院2025级新生及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课程发布。

活动现场
该系列课程包含三集中文长视频与三集英文短视频,以《笃学》《立志》《实践》为核心主题,通过还原历史场景,展现毛泽东青年时期求学故事,传递其志向与理想,引导学子树立远大目标、践行“实事求是”精神。依托学院国际化特色,学生深度参与英文课程翻译与出镜讲解,推动课程实现多语种国际传播。
新学期伊始,双方以此次课程首发为切入点,将开学教育与红色思政教育结合,助力青年学子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力量,树立“青春需奋斗”的价值观念。活动以课程宣传片开篇,片中的课程片段与拍摄花絮,迅速唤起师生期待。
院长莫再树在发言中指出,该课程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载体。他结合开学教育要求,鼓励同学们以课程学习为起点,领悟红色文化内涵,将奋斗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与成长实践。

莫再树致辞
院党委副书记熊翀回顾了学院与湖南博物院二十年的合作历程,介绍了双方共建的“文博+场馆、课堂、专业、传播、外交”立体化育人体系。她提到,学子在课程拍摄中的深度参与,以及文博实践在培育文化自信、选拔外交人才方面的作用,并期待2025级新生为馆校合作增添新活力。

熊翀分享双方合作内容
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主任李茜子表示,开学季推出该课程,是希望将青年伟人“笃学、立志、实践”的精神作为“成长礼物”送给同学们,助力其明确成长目标。她强调,此次活动是双方深化合作的新起点,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课程影响力,鼓励学生参与红色文化传承。

李茜子致辞
启动仪式倒计时后,课程正式发布。随后的观影环节中,师生共同观看三集中文长视频,从文物故事中感受奋斗精神,加深对“青春”与“奋斗”的认知。

观影仪式
观影结束后,学院教师代表结合教学实际肯定课程价值,认为其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思路;2025级新生代表分享感悟,称深刻认识到“奋斗是青春的底色”,未来将以先辈为榜样,努力学习、锤炼本领。

学生交流感想
此次活动是外国语学院深化馆校合作、拓宽红色文化传播渠道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继续携手湖南博物院,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优质文博思政课程开发,让红色文化滋养青少年心灵,引导青年在奋斗中追逐理想,为培养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