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新版
首页 >> 学生工作 >> 书院建设 >> 正文

我院本科生导师研讨课第五十三讲举行

2020年11月13日 16:12 李若乔 点击:[]

本学期第三讲(总第五十三讲)导师研讨课于11月13日在外国语学院双梧斋·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中心举行,报名人数51人,到场人数43人。主讲人为学为贵教育集团刘洪波老师和网红外教王富贵老师,本次导师研讨课主题为“如何成为国际视野新青年”。


第一:个人心态:不惧开口。在训练口语时应放平心态,别人不会太过于在意语言初学者犯的小错误。而对一个新单词的学习是要经历听—查—写—尝试运用—发现错误并改进—回顾—正确运用这一系列过程的,发现错误恰恰代表着学习层级的递进。老师进一步说明了对目标语言不熟练时的交流策略:将兴趣爱好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利用同步效应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把每次学习的过程记录下来并进行跟踪改进,如拍视频等。

第二:记忆策略:词群记忆。在背单词时不应乱序、割裂地记忆,而应把有逻辑勾连的单词放在一起进行记忆。如在记music的时候可以同时记与其相关的词,如rhythm等;同时也应熟悉其对应的“地道”搭配,如在记problem时需要同时记它对应的词组 solve the problem。老师特别介绍了“潜意识记忆法”,即利用对周围环境的记忆达到记住目标单词的目的,如在打扑克的间隙粗略浏览一遍需要背诵的单词,因为这一行为并不是大脑运作程序处理的主要对象,浏览的单词将会进入潜意识,并在脑海中停留较长时间。

第三:文化差异:同向思维。中国的文字有许多象形字,有构建文化的功能;而英文字母的书写体系则类似拼音,更为强调音系。老师指出在学英语时大声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读的次数应为写的三倍以上;同时展示了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犯的几种翻译错误及其成因,并强调了顺应英语母语学习者思维的重要性。

第四:考试体系:以少应多。国内外英语学习最大的区别是:中国把语言作为一种技能,在评价体系中强调语法的重要性,语言考试多为选拔性测试;而英美国家则把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在评价体系中强调日常运用,语言考试多为能力性测试。老师特别指出在国际英语能力水平测试中,语法是口语和写作的基础,而学好语法也并不困难,只需输入最核心、最常用的一些句型,如面对“请描述一下你童年读过的一本书”此类问题时,只需熟悉“I can still remember…“I will never forget…”等常见句型,能有效避免“蹦词”现象,在口语问答中应对自如。

本次导师研讨课刘洪波老师和和王富贵老师从个人和体系两方面出发,向同学们提供了成为国际视野新青年的策略,鼓励同学们主动学习、调整思维,积极进行纠错和回顾,为想要参加的国际英语水平考试做好准备。在课程中,同学们认真听讲、主动抢答问题,并表示刘老师和王老师讲的内容非常有趣,自己有兴趣进一步了解。


上一条:我院本科生“与君说”课程第十九讲举行 下一条:我院本科生导师研讨课第五十二讲举行

关闭

  • 湖大主页

  • 图书馆主页

  • 湖南省语言与认知研究基地

  • 学习园地

  • 院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