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明教授应邀来我院开讲第16期“大樟讲坛”
9月22日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孙玉明教授应邀来我院开讲第16期“大樟讲坛”,做了题为“《红楼梦》的叙事艺术”的线下专题讲座。讲座由宋丹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孙玉明教授便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拉近了与台下师生的距离。讲座分为三个部分,孙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何为叙事艺术,讲述了“说书人”的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叙事发展出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历程。“说书人”的叙事视角是全知视角,但《红楼梦》的独特之处在于还采用了限知视角,不断转换书中人物的视角来叙述。
第二部分,孙教授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讲解了《红楼梦》转换叙述视角的艺术。他先分析了《红楼梦》前期各章回不断转换的人物视角,以“甲戌本”《红楼梦》第一回为例,叙述者有“一僧一道”与“石头”,故事的主人公是神瑛侍者托生的贾宝玉,而通灵宝玉则成为故事的见证者、记录者与讲述者。他又以第三回“黛玉进贾府”为例,分析了曹雪芹如何借助黛玉的视角叙述且传达出不同的人物性格与人际关系,又如何在不同人物出场时巧妙埋下伏笔等。接着以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为例,示范如何细读《红楼梦》文本,着重分析了宝钗与黛玉面对同样的事件,呈现了冷、热两种不同的情感表达。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孙玉明教授介绍了《红楼梦》在世界范围内的翻译传播情况,及国内各译本主要研究学者情况等。孙教授强调,在做《红楼梦》译介研究时,应重视版本区别,考证底本,不应以偏概全。同时,孙教授也指出,当今海内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红楼梦》译介研究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孙玉明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互动环节,孙玉明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就翻译文本中如何弥补缺失的原文叙事艺术及如何做译介研究等问题,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勉励学生重视细致的整理统计工作,并努力学好外语,充分发挥外语专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