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日下午,在日语系主任苏鹰教授主持下,日语系组织全系教职工在外国语学院303办公室召开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
研讨会上,湖南大学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日语词汇学》负责人邓超群老师、湖南大学第二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基础日语》负责人宋丹老师进行了课程思政专题讲座。

邓超群老师是最早一批关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的先行者,她在讲座中回顾了自己对课程思政理念从关注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鼓励日语系老师们深入领会课程思政的内涵,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邓超群老师讲到,在课程思政理念甫被提出之时,自己便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未来课程改革的方向,于是积极学习相关的文件和研究论文,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夯实了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必须将课程思政与日语专业课程特色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课程思政。于是她以自己担任的课程《日语词汇学》为试点,深入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点,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到日本汉字词汇的时候,她补充讲解了日本的汉字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增进对东亚汉字文化圈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该课程在湖南大学第二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宋丹老师结合自己申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基础日语》的经验,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课程建设心得。宋丹老师首先指出,课程建设要有大局观念,要将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理念贯彻到课程建设中去,通过发掘专业内容与国家导向的结合点,将国家需求融入到课程设计的具体环节。宋丹老师介绍自己在《基础日语》课程建设中,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厘清了《基础日语》课程的两大思政基础:①中日自古以来人文交流频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这两个角度很好地将课程内容与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国家导向结合起来,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效果。宋丹老师还分享了如何将中国古典《三国演义》在日本的传播与受容这一学术问题融入到基础日语的教学中这一课堂教学案例,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基本素养,并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达到一箭三雕的育人效果。此外,宋丹老师特别强调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团队合作的力量,为此基础日语课程组将日语系最优秀的师资投入到了低年级本科课程中,各位老师都在各自的课堂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着丰富多样的课程思政实践。
两位老师的讲座之后,日语系的各位老师纷纷就自己的课程思政体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首届湖南省普通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特等奖得者王冰菁老师特别谈到,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到授课的每一个环节。
研讨会的最后日语系支部书记罗明辉老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重申“立德树人”是育人的根本,坚持在教学中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是日语系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