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6日,外国语学院举办了“多模态与功能语言学前沿”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十四位专家学者做主旨报告,分享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相关的最新学术成果,探讨了该领域内的一系列学术研究热点。大会报告的6位外籍学者分别来自澳大利亚、西班牙、德国、巴西、韩国等国,国内8位学者分别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及深圳大学等高校。本次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国内外累计1200余名学者参与了线上学术云交流。
(开幕式现场照片)
11月5日的会议主题为多模态研究,共有八位学者做了学术报告。上午,巴西比阿维联邦大学FranciscoVeloso博士分享了他对英文漫画书的页面布局所做的一项系统的历时性研究,并对漫画中出现的不同框架作了详细介绍,阐明了框架在漫画叙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香港理工大学冯德正博士以跨文化交际为切入点介绍了多模态研究,并通过对网络直播视频的实例分析,探究了身份特征的多模态构建问题,最后指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多模态研究的发展方向。
韩国祥明大学DavidKellogg教授对社会符号学的视觉语法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判,认为绘画作品不能系统功能语法来分析,其独树一帜的见解引起了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
5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学的李龙博士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书籍原文及译文封面的翻译,并讨论了译文封面的历时变化,为多模态研究和翻译研究相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EmiliaDjonov博士和德国不莱梅大学Chiao-I Tseng博士报告了她们的一项实证研究,分析了儿童如何解读多模态视听叙事中的时间,对视听文本的研究和教学研究有一定启示。
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恰大学A. Jesús Moya Guijarro教授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符号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6本儿童图画书中的视觉转喻现象,并对视觉转喻的交际功能作了阐释。
湖南大学特聘教授Christian Matthiessen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类型框架,对有关传染性疾病的多模态媒体话语进行了分析解读,并讨论了话语中的隐喻表达,促进了我们对传染病话语构建的认识。
11月6日的会议主题为功能语言学,共有七位国内知名专家做了主题演讲。6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王振华教授对韩礼德的适用语言学思想作了深刻的解读,区分了适用语言学下的“意义、意指和意思”,并指出了该模式在多模态语篇中的适用性。
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聚焦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元功能,讨论了人际意义的经验化的体现方式,并分析了这种表达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
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通过对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历程回顾和对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分析,说明了为什么系统功能语言学是适用语言学,指出了韩礼德马克思主义语言观是系统功能语言学“适用性”和“功能性”的来源。
湖南大学于海玲教授以《坛经》两译本中文字及封面图片的分析为例,阐释了如何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多模态研究相关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并探讨了年青学者如何做好学术规划,逐步实现从功能语言学到多模态研究的转变,以及功能语言学与多模态研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日下午,深圳大学彭宣维教授作了题为“从量子语言观看现代汉语的主语概念”的报告,彭教授从量子语言观的角度,重新定义汉语句子的主语,回答了许多难解的现代汉语主语问题。
中山大学常晨光教授的报告通过分析《傲慢与偏见》、政府白皮书等文本的翻译,讨论了再示例化过程中的不同语义投入及翻译策略,并分析了语境因素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厦门大学张坤坤老师的报告主题是多模态叙事话语的系统功能符号学研究。张老师总结梳理了系统功能语言与多模态理论在视觉叙事、影音叙事、跨媒介叙事中的应用研究,并展望了传统纸质小说叙事的研究方向。
当前,多模态与功能语言学研究在国内外蓬勃发展,这既回应了视觉文化的大环境,也体现了语言学思想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而做出的自我发展与变革。外国语学院主办本次研讨会旨在梳理探究、总结明晰当前多模态与功能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学术前沿,为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注入新内涵、新方向。外国语学院院长莫再树教授在闭幕式上评价本次会议国内外专家云集、学术内容精彩纷呈,是一场高水平学术盛宴,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会议成果将有力促进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并有效推动学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及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